2018-02-08 08:59:59
来源:
(水母·莱阳新闻网2月8日讯)(记者王歆璐)
每年国庆节到春节前的这段时间,姜疃镇西宅村的香蜡厂都处于销售旺季,这个有着三百余年制香传统的小村庄,其声名远播海外,前来订取货的客户络绎不绝。村里的制香大户于良美告诉记者,仅自家在旺季销售的香蜡,每天就达四五吨。
西宅村村委会主任于占国透露,目前村子已经递交了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材料,正在等待结果。
百年制香村迎来旺季
西宅村建村已经有四五百年的历史,村里那棵400多年的古树就是见证,而据老人们相传,村里制香手艺的传承也已经有300年之久。“最早的时候,村里都是些制香的小作坊,直到上世纪80年代,改成村集体产业。”于占国伸出手掌来比划,“那时候每年的收益就能达到40万,你想想这是什么概念。”
而后,随着市场放开,有手艺的村民大多选择“自立门户”,最后经过市场的淘汰,目前仅剩下两家规模较大的制香厂。
良美香蜡制品厂就是其中一家,现有香蜡产品300余种。
2月4日,记者来到良美香蜡制品厂,厂外的空地上满满当当的晾晒网,制好的黄香一层一层的铺放在上面进行晾晒。厂区内,分拣、包装、贴牌……多名工人正在忙碌着,负责人于良美告诉记者:“每年从十月一之后就是销售旺季,现在已经快接近尾声了,目前只生产一些简单的黄香,一天大概万八千斤。”于良美说,现在他们生产的香蜡产品不但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泰国等海外城市。
传统制香需10多道工序
于占国告诉记者,早在最开始,村里都是手工制香,靠的是一代一代的传承,“你别看这细细一根香,它的手工工艺得十几道,麻烦着呢。后来从90年代开始,机械制香就取代了手工制香,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只有一些关键环节需要工人。”
于良美介绍,他们这里黄香之所以出名,关键就是制作黄香配方和工艺,制作时,首先需要用上好木粉、榆树面按比例搅拌好,再经过挤压、出条、上箩、晾晒、压直和包装等工序,最终形成成品,这样的黄香才会味道清香、不易断裂。“以前老时候,木粉、榆树粉这些材料都是就近取材,现在我们都是找优秀合作商供应,品质更好。”“老手艺已经传承了数百年,这就是一种文化,所以还需要我们将它发扬光大。”于占国说,今年村里正在准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制香手艺得到传承。
责任编辑:莱阳新闻网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