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2 08:50:34
来源:
(水母·莱阳新闻网5月22日讯)(记者尉向楠)
“我女儿与男朋友分手后,她支付的10万元购房定金是否能返还?”5月21日,市民张女士在市工人文化宫广场街,向司法局宣传展台的工作人员咨询。“如果不是现金支付,有银行的交易流水就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权。”工作人员详细的为张女士答疑解惑。
这一幕陆续在法院、检察院等6个部门的宣传台前上演。之所以能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专业的相关法律方面的咨询,得益于市委宣传部和市社科联启动的2019年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
当日9时,记者来到现场发现,这里俨然已经成为了普法阵地。扫黑除恶、饮食安全、旅游签证、减税降费等各类宣传刊板,组成普法长廊;各类红色的宣扬精神文明条幅,点缀其间,不时有市民停下阅读、拍照;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税务局的工作人员,也早早携带宣传资料,在广泛宣传相关业务法律的同时,接受群众咨询。
边宣传边普法、一问一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不仅让群众受益匪浅,也将我市法律宣传工作推向一个新高潮,为我市“攻坚突破年”积淀底蕴、积蓄能量。
“司法局参加此次社科普及周活动旨在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国家法律法规,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从中感悟司法知识的重要,不断提高公众社会科学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我市聚力发展、攻坚突破营造良好的氛围。”市司法局的工作人员说。
此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和市社科联主办,以“推进文明实践,法律志愿行”为主题,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各有关单位分别设置法律知识宣传区,通过接受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服务,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活动从5月21日开始至27日结束,活动首日,现场摆放各类主题刊板26个,发放各类普法材料共计2000余份。后期将组织相关单位以及法律志愿服务队进村庄、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法律知识宣传和法律援助,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据了解,本次社科普及周是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各类活动之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主要是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分中心、站)建设为载体,围绕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盘活用好各级各类资源,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广泛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组织开展此次社科普及周文明实践活动,不仅是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法律知识科普、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更是旨在通过文明实践活动去传播爱和希望,凝聚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形成社会文明新风尚,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真正惠民利民、发挥实效。
莱阳新闻网主管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